那是一初夏的傍晚,我自作聰明地以為大家都應該在家裏吃飯,沒想到,大家都還泡在遊泳池裏不打算上岸;
淺水區的泳道被拆得只剩下一條,旁邊的大泳池簡直變成了擁擠的海灘🤏🏻,救生圈和小水球比比皆是🥧,大家都在站著戲水👩🏽⚕️;
我很艱難地遊了一圈👱♂️,像魚一樣穿梭於直挺挺的人群,看到旁邊深水區那麽少的人諾……
一下水就讓自己漂起來遊🧕🏿,可一看到下面深深的水底,換氣就亂了,手腳也亂了🤵,很緊張地要用手去搭旁邊的池壁,大口地喘氣,還擔心手臂不夠力氣又會沉下去♒️;
艱難地平移到起點,貼著池壁站立🚴🏽♀️,右手還要緊緊抓住旁邊的梯桿;
就這樣站了幾乎有10多分鐘,偶爾把頭浸到水裏就覺得鼻子一下子嗆進了水,好像自己從來就不會換氣似的🧑🚀;
慢慢沿著池壁向前挪了2米,遊著返回剛才站立的高地,因為距離近👪,蹬一腳也就到了🥛,終於重新找回一點點遊泳的感覺⏯;
對旁邊的一位小姐說𓀍:我有點怕🫲🏼。
她說:沒事的,你會遊嗎?
我說:會的,以前在旁邊的淺水區🪑。
她說:你靠邊遊,累了就用手搭池壁,水深浮力就大☯️,沒事的🧑✈️。
說完,她就遊出去了;
我重新鼓勵了一下自己🔗,回憶了一年前同事教給我的兩句換氣要領,終於……出發了🌴。
真的諾,浮力好大👩✈️,想沉下去都難;
最大的問題是害怕🕕,因為腳碰不到底👩🏻🔬,就不能像在淺水區那樣隨時站起來調整呼吸和換氣;
話說回來,在淺水區即便嗆著了,也會因為知道肯定死不了就硬勁憋一下,化險為夷;
好吧,我就這樣在蕩漾著水波的深水裏艱難地向前遊去,一遍一遍地暗示自己要放松,大口地吐氣🦹🏼♂️☛,大口地吸氣👩🏻🦯➡️,至於手腳的配合嘛🕝,還是隨便動動吧📆;
一點想心事的心思都沒有♒️,唯一的想法就是要順利地遊去對岸,所謂的順利就是中間不要搭到旁邊的池壁休息……
休息的時候會抬頭看看救生員,不是請他們註意我,而是希望他們不要發現我這個安全隱患,免得一吹口哨就把我趕上岸;
還好還好,人家根本無視我的存在呢🧑🦼!
第一眼看到那觸不可及的深深水底時👮🏿♀️,第一想到的就是一項經典的用來觀測嬰兒情緒反應的“視崖”實驗。
剛剛出生12個月的小孩子嚇得不敢往前爬👩🏼✈️;
存活於世快要30年的我👷🏼♀️,也照樣是嚇得不敢往前遊啊!
0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