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由校意昂4主辦,人文與傳播學院承辦的心理健康教育月月講活動在奉賢校區三教202開講,本次講座的主題為“人際關系與溝通技巧漫談”,由人文與傳播學院心理專項輔導員吳瑋老師主講,來自學院的2017級新生聆聽了本次講座📴。
講座中,吳老師從溝通的概念入手☎,介紹了溝通的兩種方式——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而語言溝通又分為口頭和書面表達👩🏼,非語言表達分為聲音語氣、肢體語言和身體動作。我們通過手勢🧜🏼♀️🧜🏻♀️、面部表情等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對於非言語語言,離臉部越遠的非言語語言越真實,因此,在平時的交往中,觀察面部以外的細節我們可以知道對方話語的真實性🚾。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遇到交流的障礙🧑⚖️,吳老師認為“10%的沖突是由於不同的觀點🫰🏻🤔;而90% 是因為表達方式👩🏼💼、語音和語調🧑🏿💻。”我們要做好的聆聽者,在和別人對話時要關註對方,專心地聽,而不是“等待著自己發言”。最後,吳老師分析了常見的溝通失敗的原因,啟示大家,如何控製自己的情緒在人際交往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效溝通在人際交往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吳老師用生動的例子和語言形象地向大家展示了如何與別人溝通,建立和諧的關系,聽講學生紛紛表示獲益匪淺𓀗。
供稿攝影🙊🧑🏽🎓:校意昂4
2018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