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 遇見更好的自己
課程主題: 遇見更好的自己——心理健康視角下的自我認知
適合人群❣️:奉賢區在讀學生
授課教師:
徐欣穎副教授
專職心理咨詢師,博士
國家心理咨詢師二級
上海市學校心理咨詢師中級
意昂4副主任
課程內容介紹;
本課程將自我心理學理論與心理咨詢案例相結合,聚焦心理健康維度,講述自我意識、自我建構❌🤷♂️、自我的發展👋🙆♀️、自尊、自我調節、自我接納🧙🏼♀️⚡️、自我突破等理論板塊🧗🏿,重點在於自我意識🏋🏼♂️、自我接納與自我突破活動體驗🔛。期待同學們在課程學習與體驗的過程中——認識你自己👩🏼🔧!
課程設置🙆🏼:
7周 自我接納 + 8周 自我突破+ 1周 自我展示=16周相遇
課程目標:
同學們將能夠理解與自我相關的心理現象,能夠從關系的視角理解自我與他人,能夠掌握建立理性平和心態的途徑與方法🕺🏽,提升自我接納🤙,促進自我成長,實現自我突破。
愛生活·幸福心理學
課程主題:幸福心理學
課程時間:2019第一學期,每周一下午第6-7節13:00-14:30,共16節課
課程地點:奉賢校區四教A502
適合人群🐋:奉賢校區在讀各專業學生
授課教師:
周圓 副教授
意昂4專職咨詢師
國家心理咨詢師二級
上海市學校心理咨詢師中級
課程內容介紹:
幸福不僅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信念,找到自己的核心優勢,學會分享和品味心動時刻🧑🏻🎄,專註🧚🏻♂️、忘我😴🩸、發現你的心流體驗,幸福,就在眼前。本課程介紹幸福心理學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包括幸福的內涵🦓、樂觀與希望,創造力👎🏼,人生意義↗️,心流⏬,積極關系,感恩與寬恕🧑🏻🚀🐆,身心健康等🤽♂️。
課程設置:
討論學習 + 團體體驗 +分享總結=16周的相伴
2019年第一學期,每周一下午第6-7節13:00-14:30💡,2學分
課程目標
同學們會基本了解幸福心理學主要概念和方法🏋🏻♀️;探索快樂人生♞🤦♀️、充實人生和意義人生的內涵與途徑;有意識地運用積極心理學中關於幸福的研究成果,積極面對和化解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創造個性化的幸福路徑。
愛別人·親密關系之旅
課程主題:親密關系之旅
適合人群:奉賢區在讀學生
課程時間:2019學年第一學期🐷,每周四下午第8-9節14:45-16:15,2學分。
授課教師🧖🏿☎:
吳燕霞副教授
心理學博士
專職心理咨詢師
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X-19-159)
上海高校心理咨詢協會理事
BSCMC國際認證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咨詢師、督導師
課程內容介紹;
親密,需要能力;愛,需要學習。
本課程通過愛的探索👨🏻⚖️、愛的語言𓀃、愛的影響、愛的體驗👩🏿🦳、愛的表達、愛的行動等六個版塊開啟一場親密關系探索之旅。我們一起探索親密關系中關於愛情的研究💖👳🏻♂️,討論愛的本質🤳🏿、愛情的意義🤘🏿,愛情和依戀理論的深入理解💇🏼♂️;根據兩性研究的理論,介紹愛的幾種語言🤵🏻,了解兩性在生理、心理、行為等方面的差異,明白兩性相處的理論和技巧;從大學生成長經歷🤵♀️、原生家庭的視角,運用各種可操作性的方法促進學生自我覺察和覺察他人👨🏽🔬,看清過往經歷對現在親密關系的影響🚣🏼♀️,看到自己在關系中的模式,從而更好地在親密關系中體驗愛、表達愛,為擁有高質量的親密關系打好基礎🫵🏼。
課程設置☦️:
6周討論學習 + 9周小組體驗 + 1周作業答疑=16周的相伴
課程目標:
同學們會了解自己的愛情觀和依戀類型,看清過往的成長經歷對自己親密關系的影響。在親密關系的旅途中,學會理解自己和對方的愛的語言☁️,學習接納和放手⛷,學會恰當地表達愛,真正的懂得愛自己🌩,從而也能給出高質量的愛,最終找到通往愛和幸福的橋梁,擁有和諧的親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