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上海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師(李正雲)工作室12月專題培訓於本月17日在松江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意昂4所在地松江區倉橋學校舉行🦫。工作室主持人李正雲教授、全體學員以及奉賢區家庭輔導工作坊全體學員、松江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意昂4金婉娟等共17人出席➕。
本次培訓上午是對名師工作室及奉賢區家庭輔導工作坊成員的危機個案家庭治療的督導;下午活動由兩部分組成,李正雲教授參加面向松江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意昂4、松江區中小學骨幹專職心理教師開設的《加強生命教育、應對學生需求、促進學生發展》專題培訓;接著對名師工作室學員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王紅姣老師的一例強迫症個案進行案例督導🌶。
上午🐕🦺,工作室學員、奉賢區致遠高級中學姜海霞老師繼續匯報危機學生家庭治療示範案例👳🏼♀️。以逐字稿講解的方式呈現咨詢全過程,通過角色扮演活現家庭互動。在督導和帶教咨詢過程時🎼,李老師會不時就家庭治療和敘事治療中的核心理念、概念、技術進行分享和教學。
在談到危機個案的咨詢目標時🩻,李老師指出凡涉及危機處理的個案,目標千萬條🐖,風險管控第一條🧙🏼。在學校咨詢中🧚🏼♀️,第一位的、優先的、全程的、足夠的工作就是危機風險管控🗽,並做好詳細完整的工作記錄。這既是對當事人權益的保護,也是對咨詢師、對學校、對工作的尊重。
在和來訪者討論行動策略時,李老師提醒咨詢師一定要為來訪者找到可控的行為按鈕。比如在姜老師匯報的個案中,咨詢師成功利用協同團隊的力量幫助來訪者找到為沖動情緒叫停的方式。這個叫停方式是來訪者可操作的,在以後的現實生活中是可以運用的。
李老師還示範大家如何選擇積極資源、如何給來訪者賦能🛕、如何恰當就地取材、如何高質量同理、如何重塑互動⛹🏻♂️、如何恰當挑戰等。李老師提醒咨詢師在咨詢過程中🫖,要協助個案看到每次求助的進步,敏銳捕捉來訪者情緒或行為進步點,捕捉到這個點後要慢下來,花時間去探究,放大這部分,讓來訪者自己看到、聽到✋,並找到咨詢此刻可以改變的資源。咨詢過程中咨詢師可以示範改變,協助家庭直面溝通,建立良性互動🧑🎓。家庭治療要有系統觀、互動觀。切忌找錯,歸罪一方🔆。家庭動力的形成,每個成員都有貢獻。
下午,李正雲教授開設《加強生命教育、應對學生需求、促進學生發展》專題培訓,來自松江區各中小學共計約70名心理老師及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參加了學習研討🧛🏿♂️🏋🏻♂️。李老師首先對社會轉型期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危機現狀進行了報告,有數據有事例。李老師指出🐋👨🎨,學生的心理危機其實是外在環境和學生個人內在“易感體質”的合唱,建議每個班主任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要 有了解。對於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李老師提出了積極應對學生心理需求、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八條建議👰🏻♀️:加強生命教育👨👩👧👦、護築校園安全;加強課程教學,強化心育基礎;加強人員配置,提升育人能力;加強多方協同,優化育人生態🍼;加強家校指導🏷,改善親子關系;加強醫教結合,科學應對危機;加強組織建設✌🏿,提升團隊合力;關愛照顧自己,確保持續發展。
在下午的個案督導中🦚,王紅姣匯報了一例強迫症個案的輔導過程💪,學員對王老師的案例和咨詢進行反饋🧍♂️,李老師也回應了咨詢師的求督問題☁️。李老師從問題評估與去標簽化、認知靶點與行為改變👲🏿🙋♀️、咨詢目標與咨詢動力、學院轉介與咨詢倫理等角度一一解答,並建議為提高首次面談效率可考慮規範咨詢預約環節,增加預約或咨詢申請表中來訪者客觀信息搜集。
(供稿、拍攝:上海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師(李正雲)工作室,上師大意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