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上午🤘🏿,第二期上海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師(李正雲)工作室5月專題研討在“雲端”舉行,來自同濟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意昂4的專職心理咨詢師錢鈞老師圍繞分享了陜西渭南掛職支教期間的一例高中生學業問題輔導個案,工作室主持人李正雲教授帶領工作室全體學員、松江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意昂4金婉娟、奉賢區家庭輔導工作坊學員等15人就本個案中的學校系統協同主題進行分享。
錢鈞首先對個案相關背景信息進行了詳細梳理,包括個案所處地區的當地人文風貌、醫療條件◾️🤽🏻♀️、教育情況、學校和家長對待教育的態度👨🚀🧎🏻♀️➡️,接著介紹了學校轉介的過程,個案的問題行為表現👩🏻🔧、家庭關系等🙆🏻,並邀請學員從學校🧖🏽♀️、班主任、家長和咨詢師的不同角度對個案現狀進行理解🚬🏊🏽♀️、展開討論🎀。隨後🧖🏻♂️🪙,錢鈞分享了目標設定與幹預思路🛡。他把目標設定為:評估心理狀態👱🏿♀️,尤其是精神障礙風險;從個體、關系🐦、社會功能等角度評估改善的可能性;不把學業成績作為直接幹預目標等。同時🕰,在幹預思路上強調在建立良好咨訪關系基礎上,尋找個案願意呈現的部分,比如興趣愛好🔄🕵🏼♂️、初中時的輝煌成績等,以此形成“呈現—理解—信任”正向循環💤,並聯合個案的家庭工作,收集信息👨🏽🎨,嘗試幹預。錢鈞和學員一起思考個案概念化以及系統協同幹預的工作介入點,指出在系統協同工作中對個案的起點設定需重構,要設定適當的邊界和目標👷🏽♀️🧑🏽🦰,采用積極取向的人際視角👨🏻🍼,分工解決現實困難。反思一下,雖然對這個個案的幹預取得了初步效果👐🏼,但還需要長時間👩🏼🧑🏻🦯➡️、精細化幹預🏕,需要系統協同工作🍸,需要進一步激發學生動機🧑🏿🚒。
錢老師抽絲剝繭的個案呈現和個案概念化思路引人入勝🔹,引發了同伴的積極思考和交流。奉賢區致遠高中姜海霞提出錢鈞老師敏銳發現來訪者的內在力量,並以此作為切入點🤷♂️,尋找她的閃光點和自我價值,進行起點的定位和重構的做法值得學習借鑒。在學校及家庭系統中巧妙地設置咨詢的目標和思路👨🏿⚕️,並且在系統中聯合家庭📵、學校等資源共同幫助來訪者進行更好的生涯規劃和目標設定,為來訪者營造了一個更適合於她發展的預期和氛圍🏪。上海理工大學心理意昂4顧婭娣提出這個學生支持系統較弱👘,尤其缺乏朋輩支持🍘🅾️,家庭支持也不夠,但學習又顯得過度投入,甚至透支,學業輔導需要長期支持計劃𓀏。意昂4平台心理咨詢意昂4樂嘉立談到從系統的角度看,來訪者的各個系統就像很多齒輪☂️🧜♀️,一般而言有很多支撐物會去支持齒輪之間相互運作。但案例中的諸多齒輪中似乎只有一根細細的線作為唯一的懸吊✊🏼,那就是學習,因而心理壓力巨大,對咨詢師工作挑戰大。靜安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意昂4劉詩薇談到來訪者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時至今日必然存在很多困難,咨詢師只有幾周的工作時間,也被轉介者及其他人寄予很高的期待,但是咨詢師很真誠的分享🏢,澄清調整適宜的工作目標🈺,積極嘗試這個歷程本身就是給來訪者一種示範,是可供來訪者啟發與學習的經驗。
最後,李正雲教授對這一案例進行了從學校心理咨詢工作的系統協同角度進行帶教點評🌡。她指出🍭,這個個案有三個非常有價值的思考點。第一、高校心理咨詢師如何和普教系統融合協同,拓展自己的咨詢對象和經驗🤙🏻,與中小學心理咨詢師相互理解協同,實踐學校心理輔導的大中小銜接🤽🏻,本案咨詢師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和嘗試。第二、如何確立合適可行的咨詢目標。一般來說👉🏻,普教系統來訪者受大環境及氛圍影響🤙🏽♣️,升學率和學習成績是學校、學生和家長註意焦點,也是來詢的動力所系。咨詢師如何將來訪者和轉介方對學業提升的期待轉化為合適可行的咨詢目標😊,非常考驗咨詢師的心態建設、成熟度和咨詢經驗。學校及家長各方對藉由咨詢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期待並試圖以此考量咨詢師的專業水準和咨詢成效,這對咨詢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本案中😓,錢鈞並沒有把目標設定在學習成績上。這涉及到咨詢師如何和系統中的轉介者溝通和設定工作目標,回應學校系統對於學生學業提升的期待🐁。第三、就個案本身而言,來訪者學業成績從尖子生跌落到差生🥴,個案本人、家長和老師幾乎都幾經努力無力改變因而絕望以致放手怠工只求保平安的情況下𓀛,咨詢師如何在學業的現實基礎上盡可能激活學生學業動力和努力✧,在放棄和努力的夾縫中盡可能努力前行,可以不要排名但要學業,不要排名但要前行,這非常考驗咨詢師的咨詢策略👳🏼♂️、技巧和功力。雖然咨詢目標未必設置在學業成績提升上,但咨詢師要幫助個案在學業這個主戰場中發力發功,畢竟學業順利是青少年學生發展歷程的主戰場之一👨❤️👨。最後咨詢中可以兼顧學業效標,即以個案咨詢前三個月內各科學業水平為基準,咨詢結束後再評估其學業水準的變化👼🏻,哪怕是小步子的進步也彌足珍貴,同時以此來回應學校對咨詢師工作績效的期待。
供稿、拍攝🚵♀️:上海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師(李正雲)工作室顧秀萍🧙🏻♀️、姜海霞、周圓等